(一)经济应用文的涵义
应用文又可称为实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既古老而又充满时代气息的文体,是人们用以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情感的工具,也是现代社会中国家管理、行政机构运作、人际交往所不可或缺的载体。所谓应用文,即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实践活动中,用来处理公私事务、交流传递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格式的文体。
经济应用文是应用文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反映经济情况,处理经济事务,研究、解决经济实用问题的一种具有特定格式的专业应用文。
(二)经济应用文的特点
经济应用文是应用文在社会经济活动领域的具体应用,因此,它必须具有应用文体的基本特质,同时又要体现经济领域的专业特点,其特点表现为:
1.内容的实用性
经济应用文是根据某种实际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某一具体的目的而写作,实用性是其本质特点。实用性体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和适用性,表现在其一,要有用。经济应用文的写作总是直接地与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具体事项相联系,从问题出发,最终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讲求实际效用,用为其本。其二,有用是谓应用,而非欣赏。有用不是作用于美感、主体情感的有用,经济应用文的有用是要满足客观实际的需要,追求直接的目的和结果,与摹景状物,抒情言志,不产生直接功用目的的文学欣赏类文体有着根本性上的不同。
2.行文的专业性
经济应用文是专业应用文,行文的专业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应用文的主要特点。专业性是指财经专业知识在行文中的正确运用。一方面,经济应用文写作会大量涉及经济领域的相关概念和专门术语,行文中应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概念和术语,要恰当地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专业性;另一方面,某一企业、行业或区域的经济业务、经济关系、经济变化等通常是以数据信息来反映和体现,经济数据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写作经济应用文要善于以翔实、丰富的数据来反映问题、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
3.效用的针对性
经济应用文有其特定的写作意图,或就经济活动中某一事件、情况或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细致的分析研究;或反映本行业、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生产、经营情况;或体现单位、组织之间的事务往来等,效用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根据不同的业务领域、不同的行文目的,经济应用文均有相应的文种可供选用,以提高行文的针对性和效用的完备性;在传递信息、解决问题方面要取得好的效果,还必须注意时间和效率,强调时效性,在特定的时间处理特定的问题,经济应用文在写作上强调及时、迅速,避免时过境迁,失去现实效用。
4.格式的稳定性
经济应用文有其惯用的外观体式和主体风格,这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的。这其中,被法定固化的,称为规范格式,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而一些约定俗成的格式则被称为惯用格式或固定格式,如调查报告、预决算报告、经济诉讼文书等。无论是规范格式还是惯用格式,因具有公认的特性而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在一定的时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即使有所变化,也极其缓慢和细微。经济应用文在格式稳定性上的特点,使得不同的文种之间的特征清晰可辨,利于写作、解读和办理,便于行文目的的达成。
(三)经济应用文的作用
当今社会,经济建设仍然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经济应用文也随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和重视,其主要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实施管理的工具、信息交流的媒介和明确权责的工具。
1.实施管理的工具
经济应用文是动态经济状况的书面反映,是经济管理规范化的体现。经济的发展和建设,需要进入系统、科学及规范化的管理,比如法规制度的制定,宣传教育及其推广,各种经济关系的沟通和协调,乃至统筹指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赖于经济应用文这一中介工具的参与,使得各种经济事务活动可以在文书中被确认,与经济建设同步,作为经济决断的参考依据,或进而成为经济决策,从而使得全局性、宏观性的管理得以贯彻和实现。
2.信息反映交流的媒介
经济运行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经济应用文从不同的层次上反映相关的经济信息,既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反映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也反映经济市场的各种要素,并且同时发挥其沟通交流信息的功用,使经济活动关系中的双方或多方,互通信息,相互了解。正是经济应用文的信息反映和交流作用,
可以迅速传递经济信息,交流研究成果,实现信息的可分享性,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3.明确权责的凭证
在经济活动中,为明确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借助经济应用文来制作凭证,如签订协议书、经济合同等,同时经济应用文也是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依据和凭证,在文本效用失去之后,亦作为档案资料保存,便于问责追责,有助于发现问题,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