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材料〗
1.文体不符。很多学习者缺乏“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大的文体概念,不清楚这些文体各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此,写的文章常常在大的类型上就开始混乱。至于大类中具体小类的差异(例如:公文中上行文与下行文的区别;通知、通告、通报之间的区别;经济诉讼文中起诉状与答辩状的区别),就更不清楚了,这样,写出的文章自然不伦不类。
2.主题不突出。很多学习者在写作中经常出现的,即在一篇经济应用文中出现多件事情,即想阐述这个观点,又想说明那个问题,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你到底想说啥,从而造成主旨不明确。
3.材料选择不适宜。在写作中,比如写总结,一些人总想把一年来所作的所有事情都写进去,凡是跟主题有关的所有正面材料都不想舍弃,结果造成文章没有重点,臃肿累赘,这是属于有材料但不会进行合理的取舍;另一些人提出,写工作总结总感到内容空洞,较难下笔,文章看上去过于简单、罗列,有流水账的意味,这是属于材料不足、内容干瘪的问题。
4.结构不合理。各类经济应用文有既定的格式,标题的制作,正文的撰写,特定的书写格式等都不能马虎,有些人对此很不重视,常常随意处之,因小失大,给文件处理、工作开展带来不便甚至损失;也有学习者过于生硬的模仿、套用,使得文章呆板、滞涩,不易被阅读和理解。
5.表达方式欠准确。各类文章在表达方式上各不相同,换句话说,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法与各类文章都有对应关系,一些学习者对各种表现手法的区别以及手法与文体的对应关系了解不深,表达手法的混用自然造成文章的不合体。
6.语言上的问题。各种文体的文章,彼此都有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甚至一些文体还有固定的惯用语,不注意或是不懂它们彼此的区别,所以常常会出现用文学语言去写应用文的荒唐事。
〖实训要求〗
实训材料一是某位辅导员归纳总结的学生学习经济应用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请对照自身情况,总结一下个人在学习和写作中的典型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谈观点、途径和方法。